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AI知行星球 首页 前沿追踪 查看内容

亚马逊工程师称使用AI后工作更累、节奏更快

2025-6-17 23:16| 发布者: 雷宇| 查看: 40| 评论: 0

摘要: 随着人工智能在软件开发流程中的深入介入,亚马逊的工程师们正体验一场不那么“轻松愉快”的技术革命。使用AI工具之后,工作比过去更累了。


最近,《纽约时报》发布的一篇调查报道,把程序员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微妙关系,撕开了一道现实的口子。

随着人工智能在软件开发流程中的深入介入,亚马逊的工程师们正体验一场不那么“轻松愉快”的技术革命。

使用AI工具之后,工作比过去更累了。

一位程序员直言:“我们团队人数只有去年的一半,但领导仍要求产出相同数量的代码,因为我们有了 AI。”

AI 没让工作变轻松,反而像是在催命——写得更快,交得更早,节奏更紧。

这不禁让人想起亚马逊仓库的自动化革命:人还在,只是动作被定格在原地,等着机器人把货送来,效率是上来了,但人也被“工业化”了。

今天的程序员,也在经历同样的事。

AI 工具不是选择,而是隐形的刚需

表面上,使用 AI 是自由选择;实际上,不用 AI,你就落后了。

  • 曾经需要数周才能完成的开发项目,现在被要求几天交付;
  • 代码建议不够,还得让 AI 直接帮你写完整程序;
  • 测试代码、写文档、起草备忘录——统统交给 AI。

工程师不再是“创作者”,更像是“编排者”:调度 AI、检视结果、不断修正。

这听起来也许高效,但问题是——高效带来了更高的指标。

这正是关键。

不是工作变轻松了,而是领导的 KPI 随之上调了。

从技能锻炼到技能稀释

AI 的另一面,是把许多初级程序员的练手机会“外包”了。

原本写测试、写文档、打补丁,是新人练手的宝地,现在这些基础工作都交给了 AI。

结果是什么?

新人没机会打基础,成长速度变慢,晋升路径也变窄。

  • “你没什么项目经历?”
  • “因为 AI 都帮我干了。”

听起来未来感满满,实际上是一种危机。

流水线式工程师:自动化的下一站是谁?

在亚马逊仓库,工人从每天走几公里,变成站着等机器人运货,提升了效率,却也带来了单调与疲劳。

现在,这种“流水线逻辑”正蔓延进写字楼。

一位工程师感叹:“感觉我们正经历仓库工人几年前经历的事。”

本应是创造性脑力劳动的程序员,被分解成一连串机械动作:输入 prompt、接收结果、检查修改、提交上线。

像不像一个“坐着的工厂工人”?

你不是在写程序,而是在“管”AI 写的程序。

公司眼里的 AI:提高生产力的炼金术

亚马逊 CEO 安迪·贾西并不避讳这一趋势,他在给股东的信中说得很直接:

“如果我们不能尽快满足客户需求,竞争对手就会做到。”

AI 是提高产出、降低成本的法宝。

为了赶进度、提效率,公司举办 AI Hackathon 鼓励员工开发新工具,还定期评估人力配置——翻译一下,就是“看是不是还要裁人”。

但企业能省的时间和成本,最终是谁来买单?

答案是:程序员的脑力与体力,乃至职业发展空间。

不是被取代,而是被压榨

很多人以为,AI 取代的是底层劳动者。

但这场技术浪潮告诉我们:AI 不是替代你,而是加速你、消耗你、卷你。

程序员曾经是知识经济的金领,现在也正感受到流水线的凉意。

未来,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更强的 AI,更是能保护人类工作尊严的机制与制度。

毕竟,能写代码的不止有 AI,还有梦想、有思考、有成长渴望的“人”。

参考资料:https://tech.yahoo.com/ai/articles/amazon-coders-ve-had-harder-144756743.html
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返回顶部